《當芭芭拉遇上艾倫》身障者帶你看我們的世界・要權利不要施捨
「身心障礙者」一直是社會最容易被略及歧視的族群,因為身體的限制及缺乏溝通訓練,導致我們無法說出自己的需求,只是當我們有「需求」時社會則自認為很了解並為我們做決定,卻忽視我們的聲音。

電影預告|


二十世紀末的最不同聲音

二十世紀是個動盪不安的年代,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、民族自決及各項權利的運動,世界慢慢形成如今的摸樣,而在眾多聲音裡,有一股細小但卻很有力量的聲音,今天要介紹的電影就是這股聲音。

《當芭芭拉遇上艾倫》是一部改編自真人實事的電影,講述兩名歌舞表演者,芭芭拉倚靠輪椅行動,艾倫則是拐行,在俱樂部相識相戀後投入倡議行動,背景為九十年代的英國倫敦,芭芭拉與艾倫帶領著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抗爭,隨著越來越多的身障者加入,他們成立「直接行動網絡- Disabled People's Direct Action Network(DAN)」,希望取得應有的公民權利,隨著一場場的行動展開,社會傳出各種質疑與指責、內部也產生分歧,但是他們從未放棄,反而更加堅定志向。
 

(圖:擷取自 Then Barbara Met Alan | Trailer – BBC 預告片)

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瓦解一宗為富人而存在的慈善節目,悲天憫人是人之常情,大眾認知的憐憫卻將我們當成受害者,但我們不是,也不想被視為受害者,於是芭芭拉在 90 年代的英國倫敦重新定義「憐憫」二字-「憐憫只是治標不治本,要權利,不要施捨,那才是我們需要的。」這對一個在不盡友善的臺灣長大的身障者來說很有感,我們一直在接受大眾所謂的「憐憫」與「同情」,在給予的同時似乎忘了我們也是有「尊嚴」的、忘了要詢問我們的想法。

和我們有關的,一定要我們參與才算數

這是芭芭拉與消沉的艾倫說的一句話,的確是我們的權利就應該自己去爭取,不只自身權利還有「表達」的需求,筆者從小就是不會「表達」的孩子加上口語障礙,需要旁人「猜」也容易產生誤會,導致雙方都很不開心,直到大學接觸到不同障別的障礙者,自己也變成協助者後才慢慢學會將自身需求「表達」出來,多數身障孩子從小「被」要求乖乖聽話,不要添亂,這導致成年後遇到權益受損或是受到不公平對待時,即使心裡有千言萬語卻「不知道」要怎麼跟對方說,這也導致大眾給我們「逆來順受」的標籤,但誰願意逆來順受?期望社會給予身障者表達需求的空間,培養身障者「自己說」的能力。
 

(圖:擷取自 Then Barbara Met Alan | Trailer – BBC 預告片)

我們的權利自己爭取,沒有人有權利替我們做決定

在電影的結尾,芭芭拉指出最重要的一點「不管大眾願不願意改變,身心障礙者都有權利住在這社會每一個角落」,每位身障者都有權利且平等生活在這個社會中,大眾與政府的態度同樣重要,給予身障者「說」的權利更重要,然而身障缺乏「溝通」的能力,社會也缺乏「傾聽」的能力。與其為身障做決定,不如聽我們「說」再下決定,聽見身障者需求的衛福部,2014 年通過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》 (簡稱 CRPD),邀請身障者參與權利制定,實現讓身障與社會溝通無障礙,筆者相信總有一天身障者都能擁有平等的權利,自由自由地活在這片土地上。
 
(圖:擷取自 Then Barbara Met Alan | Trailer – BBC 預告片)
電影資訊|
片名:當芭芭拉遇上艾倫
上映日期:2022/03/21
觀看平台:Netflix
連結傳送門:https://www.netflix.com/tw/title/814061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