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3年的電影《 我的完美日常 》,描述一個人如何在重複的日子裡,覺察生活中的微小美好,目目邀請5位青年學員:宏禮、正欣、景維、瑞克、榕容,分享在生活中,日常與尋常之外的美好片刻。
景維開著電動輪椅在辦公空間裡四處晃晃,看著植物、欣賞公仔。
瑞克:撇除保健身體的例行公事和睡覺,剩下的時間大概就是吃飯和打電腦,對我來説電腦時間是上班時間、是遊戲時間,也是自由時間,這樣的平衡行之有年,日復一日,穩定就是好事啦!
榕容:覺得「日常」是一個充滿溫度的詞彙,雖然每天都做著相同事情,但在這些看似單調的片刻中總能認識不同的自己。
宏禮:最喜歡的日常啊,應該是跟喜歡的朋友聊聊天的時刻吧,會覺得很舒服幸福。至於日常,好像就是看影片、亂逛網站和跟朋友聊天,好像沒什麼特別的。
景維:從早餐聞到咖啡的香氣開始,接著展開一天的工作和待辦事項。片刻之餘,會開著電動輪椅在辦公空間裡四處晃晃,看著植物、欣賞公仔,適時給身心一點喘息時間,偶爾會吃著甜甜零食,犒賞辛勞勤奮的自己。我最喜歡的部分是,可以自主且自由的規劃個人行程。
正欣:我的日常就是每天要與不能動的自己挑戰生活,起床我媽會先幫我按摩、穿衣服、拍痰、用咳痰機、刷牙、洗臉、吃藥…之後就到電腦桌前,喝安素、吃早午餐,邊用電腦開始我的自由世界,可以看動漫追劇,與朋友聊聊天、打遊戲、看新聞了解大小事…我最喜歡是用電腦的時候,可以短暫的讓我感受到自由。
榕容習慣每天早晨醒來時對著空氣說「早安」,透過這個習慣,感受到一種與日常平淡生活中截然不同的清新與自由。
瑞克:沒想到會因爲自學的剪片和設計去認識到現在的老闆 Zoe,奇妙的緣分讓我們開始一起工作,我會嘗試用各種方法呈現我腦海中的畫面或笑點,這樣的時刻是自由的,我非常享受現在的工作。而且我也進而結識了許多好朋友,大多時候我們是在直播的聊天室互動,即使不在身邊也能感覺到彼此。
榕容:習慣在每天早晨醒來時對著空氣說「早安」。這個看似簡單甚至有點怪異的舉動,對我而言,它卻成了一種儀式,像是打開新一天的鑰匙。透過這個習慣,我能感受到一種與日常平淡生活中截然不同的清新與自由,我在每個平凡的早晨裡找到了一點屬於自己的特別與美好。
宏禮:有個朋友,對我很好,也很常幫助我一些事情,願意陪我聊天,每當聊天時都讓我內心感覺暖暖的,我真的非常感謝他。
景維:開著電動輪椅自由移動的時刻。想要去哪裡就能開往哪裡,有種像是探險世界般的驚喜感。
正欣:我有一位朋友,他曾經有邀我去看電影,我平常出門很麻煩都要帶一些機器(呼吸器、咳痰機),那天他就幫忙拿我的機器,一起幫忙我媽協助我出門時需要的幫助,那天真的很感謝他,那天對我來說是特別的日常,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去看動漫電影。
宏禮最喜歡的日常是跟喜歡的朋友聊聊天的時刻,會覺得很舒服幸福。
瑞克:我個人覺得是物理上的距離,雖然科技的發達已經消除了許多人與人的距離,但我想在某些特別的時刻,無法親自前往某些地方,還是會留下遺憾,畢竟有些時刻錯過就不復返,我也會因為這些遺憾和自己的無能為力了感到難受。
榕容:物理上的限制的當然無法跨越,在心理上反而是社會的「不了解」及「不想了解」,畢竟會有歧視的出現,絕大部分是「不了解」所造成的,所以有些話語及行為是身障者感受到不舒服的,例如:開玩笑這件事,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經不起而是有些玩笑真的不適合。
宏禮:我覺得身體上的一些物理限制,也會導致心理上產生害怕、痛苦的距離。因為身體限制,感覺交友圈很受限(雖然也有部分是我以前孤僻個性問題),而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,會格外的珍視,害怕失去他們,想跟他們見面,然後逛街吃飯,但又回到身體上的物理限制,我無能為力,不被接受出遠門,只能希望他們來找我,但說出口又害怕失去,又變成心理問題,就這樣身體上的物理限制與心理問題來回拉扯,變成一個 infinity loop。
景維:曾經我覺得是身高,但現今因為行動輔具有升降功能,讓我更拉近與談人間距離。現今應該是社會大眾對於個人罕見疾病的不認識與不理解。
正欣:對我來說物理上的不便,會導致我心理上的不自信,或和人交流時會有點不自在,因為身體上的缺陷,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外表和一般人不同,就會沒辦法很自在的交流。而一般沒跟身障者接觸過的大眾,也可能會有一些刻板印象,會擔心我們太脆弱,或擔心講錯話怕傷害到我們而不敢去交流,應該說一般大眾能接觸到身障者不多,所以就會不了解,而有所隔閡。
對瑞克來說,電腦時間是上班時間、是遊戲時間,也是自由時間,這樣的平衡行之有年,日復一日。
瑞克:我不會特別希望被理解,即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未必能夠完全理解身障者的心理吧?但我想我是幸運的,大多時候朋友們都像看待一般健康的朋友一樣看待我。只在有需要時給我多點包容,我很感激也很珍惜。
榕容:當然期待,只有這個社會充分理解身障的多樣性,身障者才可以取得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,掌握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宏禮:當然希望呀,人的一生中一定需要幾個真正了解自己、能互相分享喜悅、分擔悲傷,也能互開玩笑的「知己」。
景維:說實話,頗期待的!因為這將有可能改變他人對我們自身的想法,進一步有機會產生更多的連結。
正欣:期待!因為如果他人能了解我們的生活,就會知道我們心理上跟一般人一樣,我們都是在努力的過生活。如果能進一步了解,大眾就可以把我們當一般人一樣對待,就可以很自在的交流,隔閡就會少一點。
正欣的日常,就是每天要與不能動的自己挑戰生活,最喜歡是用電腦的時候,可以短暫的感受到自由。
瑞克:我想可能就像上一題提到的平常心相處吧,在需要幫助時給予關心,這跟一般人之間的互動也沒什麽不同。
榕容:最重要的是以「平等」的態度交流,而不是出於憐憫或好奇心。可以試著像對待其他朋友一樣,以平常心與我們相處有助於建立最基本的信任,再進一步了解障礙...可以從日常話題開始,如果不確定該如何幫助我們,可以直接問:「需要幫忙嗎?」而不是在沒詢問的情況下直接動手。
宏禮:我覺得真誠對待彼此就好,因為我不是非身障者,所以我無法確定一般人是不是這樣,但我覺得跟一般人想認識另一個一般人交朋友一樣。
景維:無需特別對待。因為我們,沒有不一樣。
正欣:我覺得也可以保持好奇心,像是你什麼疾病啊?身體有哪些不便?你有那些想做的事?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?我個人認為對我們有好奇心,反而會很開心,也會很樂意回答,這樣也會多了解我們,就不會有所隔閡。還有想約我們出去玩和吃飯時,也可以直接約看看,就算我們有些身障者最後沒辦法出去,但能收到邀約,也會感到開心,也會覺得你有在在意我這位朋友。
《 尋常之外 Beyond the Ordinary 》
|以目光翻越日常邊界|
平權展覽 ✶ 眼動科技 ✶ 跨界活動
華山1914 文化創意園區 中 4A 館
2025.4.18 (五) - 5.4 (日)
展覽⊹免費入場
跨界活動⊹免費報名入場,活動詳情請見官網
更多展覽資訊 Coming soon…
一起用5題QA的時間,看見「身障青年」的另一面!
Q1 對你來說,「日常」是什麼模樣?
瑞克:撇除保健身體的例行公事和睡覺,剩下的時間大概就是吃飯和打電腦,對我來説電腦時間是上班時間、是遊戲時間,也是自由時間,這樣的平衡行之有年,日復一日,穩定就是好事啦!榕容:覺得「日常」是一個充滿溫度的詞彙,雖然每天都做著相同事情,但在這些看似單調的片刻中總能認識不同的自己。
宏禮:最喜歡的日常啊,應該是跟喜歡的朋友聊聊天的時刻吧,會覺得很舒服幸福。至於日常,好像就是看影片、亂逛網站和跟朋友聊天,好像沒什麼特別的。
景維:從早餐聞到咖啡的香氣開始,接著展開一天的工作和待辦事項。片刻之餘,會開著電動輪椅在辦公空間裡四處晃晃,看著植物、欣賞公仔,適時給身心一點喘息時間,偶爾會吃著甜甜零食,犒賞辛勞勤奮的自己。我最喜歡的部分是,可以自主且自由的規劃個人行程。
正欣:我的日常就是每天要與不能動的自己挑戰生活,起床我媽會先幫我按摩、穿衣服、拍痰、用咳痰機、刷牙、洗臉、吃藥…之後就到電腦桌前,喝安素、吃早午餐,邊用電腦開始我的自由世界,可以看動漫追劇,與朋友聊聊天、打遊戲、看新聞了解大小事…我最喜歡是用電腦的時候,可以短暫的讓我感受到自由。
.jpg)
Q2 在你的日常生活裡,有沒有什麼不尋常、特別的時刻?
瑞克:沒想到會因爲自學的剪片和設計去認識到現在的老闆 Zoe,奇妙的緣分讓我們開始一起工作,我會嘗試用各種方法呈現我腦海中的畫面或笑點,這樣的時刻是自由的,我非常享受現在的工作。而且我也進而結識了許多好朋友,大多時候我們是在直播的聊天室互動,即使不在身邊也能感覺到彼此。榕容:習慣在每天早晨醒來時對著空氣說「早安」。這個看似簡單甚至有點怪異的舉動,對我而言,它卻成了一種儀式,像是打開新一天的鑰匙。透過這個習慣,我能感受到一種與日常平淡生活中截然不同的清新與自由,我在每個平凡的早晨裡找到了一點屬於自己的特別與美好。
宏禮:有個朋友,對我很好,也很常幫助我一些事情,願意陪我聊天,每當聊天時都讓我內心感覺暖暖的,我真的非常感謝他。
景維:開著電動輪椅自由移動的時刻。想要去哪裡就能開往哪裡,有種像是探險世界般的驚喜感。
正欣:我有一位朋友,他曾經有邀我去看電影,我平常出門很麻煩都要帶一些機器(呼吸器、咳痰機),那天他就幫忙拿我的機器,一起幫忙我媽協助我出門時需要的幫助,那天真的很感謝他,那天對我來說是特別的日常,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去看動漫電影。
.jpg)
Q3 你覺得,身體受限的族群,最難翻越的「邊界」是什麼?
瑞克:我個人覺得是物理上的距離,雖然科技的發達已經消除了許多人與人的距離,但我想在某些特別的時刻,無法親自前往某些地方,還是會留下遺憾,畢竟有些時刻錯過就不復返,我也會因為這些遺憾和自己的無能為力了感到難受。榕容:物理上的限制的當然無法跨越,在心理上反而是社會的「不了解」及「不想了解」,畢竟會有歧視的出現,絕大部分是「不了解」所造成的,所以有些話語及行為是身障者感受到不舒服的,例如:開玩笑這件事,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經不起而是有些玩笑真的不適合。
宏禮:我覺得身體上的一些物理限制,也會導致心理上產生害怕、痛苦的距離。因為身體限制,感覺交友圈很受限(雖然也有部分是我以前孤僻個性問題),而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,會格外的珍視,害怕失去他們,想跟他們見面,然後逛街吃飯,但又回到身體上的物理限制,我無能為力,不被接受出遠門,只能希望他們來找我,但說出口又害怕失去,又變成心理問題,就這樣身體上的物理限制與心理問題來回拉扯,變成一個 infinity loop。
景維:曾經我覺得是身高,但現今因為行動輔具有升降功能,讓我更拉近與談人間距離。現今應該是社會大眾對於個人罕見疾病的不認識與不理解。
正欣:對我來說物理上的不便,會導致我心理上的不自信,或和人交流時會有點不自在,因為身體上的缺陷,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外表和一般人不同,就會沒辦法很自在的交流。而一般沒跟身障者接觸過的大眾,也可能會有一些刻板印象,會擔心我們太脆弱,或擔心講錯話怕傷害到我們而不敢去交流,應該說一般大眾能接觸到身障者不多,所以就會不了解,而有所隔閡。
.jpg)
Q4 你期待他人翻越邊界,更理解你的生活嗎?
瑞克:我不會特別希望被理解,即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未必能夠完全理解身障者的心理吧?但我想我是幸運的,大多時候朋友們都像看待一般健康的朋友一樣看待我。只在有需要時給我多點包容,我很感激也很珍惜。榕容:當然期待,只有這個社會充分理解身障的多樣性,身障者才可以取得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,掌握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宏禮:當然希望呀,人的一生中一定需要幾個真正了解自己、能互相分享喜悅、分擔悲傷,也能互開玩笑的「知己」。
景維:說實話,頗期待的!因為這將有可能改變他人對我們自身的想法,進一步有機會產生更多的連結。
正欣:期待!因為如果他人能了解我們的生活,就會知道我們心理上跟一般人一樣,我們都是在努力的過生活。如果能進一步了解,大眾就可以把我們當一般人一樣對待,就可以很自在的交流,隔閡就會少一點。
.jpg)
Q5 什麼相處方式,讓你感到最自在?
瑞克:我想可能就像上一題提到的平常心相處吧,在需要幫助時給予關心,這跟一般人之間的互動也沒什麽不同。榕容:最重要的是以「平等」的態度交流,而不是出於憐憫或好奇心。可以試著像對待其他朋友一樣,以平常心與我們相處有助於建立最基本的信任,再進一步了解障礙...可以從日常話題開始,如果不確定該如何幫助我們,可以直接問:「需要幫忙嗎?」而不是在沒詢問的情況下直接動手。
宏禮:我覺得真誠對待彼此就好,因為我不是非身障者,所以我無法確定一般人是不是這樣,但我覺得跟一般人想認識另一個一般人交朋友一樣。
景維:無需特別對待。因為我們,沒有不一樣。
正欣:我覺得也可以保持好奇心,像是你什麼疾病啊?身體有哪些不便?你有那些想做的事?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?我個人認為對我們有好奇心,反而會很開心,也會很樂意回答,這樣也會多了解我們,就不會有所隔閡。還有想約我們出去玩和吃飯時,也可以直接約看看,就算我們有些身障者最後沒辦法出去,但能收到邀約,也會感到開心,也會覺得你有在在意我這位朋友。
目目邀請你,今年4月抱著好奇心來《 尋常之外 -- 以目光翻越日常邊界 》展覽現場,一起翻越邊界,看見目目學員的日常吧!
*¨¨*:·.《 尋常之外 Beyond the Ordinary 》
|以目光翻越日常邊界|
平權展覽 ✶ 眼動科技 ✶ 跨界活動
華山1914 文化創意園區 中 4A 館
2025.4.18 (五) - 5.4 (日)
展覽⊹免費入場
跨界活動⊹免費報名入場,活動詳情請見官網
更多展覽資訊 Coming soon…